近日,人民日報第5版刊發評論文章《職業院校同樣可以出大師》。文章稱,職業院校當有更高的站位。一所目光高遠的職業院校,不會僅僅滿足于培養一般技術應用人才,也會致力于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高層次技術人才;不會滿足于讓畢業生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,還會為新技術、新模式和新業態的發展助力。職業院校培養出來的學生,當然應該擁有可以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長,但更應激發成長為“大師”的潛能,以信心和能力去推動國家的創新發展。
隨著創新驅動戰略以及“中國制造2025”的大力推進,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、提高職業教育水平,已經成為緊迫的時代課題。毋庸置疑,職業院校的人才培養必須要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結合。根據教育部出臺的《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》,職業院校需要緊貼市場、緊貼產業、緊貼職業設置專業,并重點設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鼓勵類產業相關專業。這就要求職業院校具有更寬廣的格局、更前瞻的視野,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趨勢、科技發展走向,摸準吃透本區域內的產業發展態勢,在科學預測人才需求的基礎上,適度超前設置專業。歷經一定時期的建設、完善,讓人才的成熟期與經濟社會對于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相吻合,才能體現專業設置的科學與精準。
更重要的是,在專業設置、人才培養的具體過程中,職業院校尤須扭轉以就業率為唯一衡量指標的傳統觀念。著眼于人才培養全過程,一切從人的全面自由發展出發,徹底打破職業教育“斷頭路、終結性”的舊有格局,真正打通從中職、高職到本科的人才培養立交橋,才能切實解決“高就業率”與“低社會認可度”之間的矛盾,為職業教育贏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今天,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。職業教育不僅關乎每年數百萬學子的前途與未來,也影響著我國從人力資源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的進程。職業院校聚力前行,將熱門、新型專業打造成更具含金量、更符合社會長遠發展需要的特色專業、優勢專業,我們必將培養出從各個方面推動國家進步的創新型人才。
人們期待,從美發專業走出來的學生,不僅是合格的美發師,也能在國際大賽中斬獲金獎;從園林綠化專業走出來的學生,不僅是優秀的園林師,也能培育出珍稀的花卉產品。從這個意義出發,北大青鳥深圳嘉華學校將堅守自己的初心,堅持“教育改變生活,嘉華成就未來”的品牌理念,一心辦教育,為培養軟件工程師、網絡工程師、Java工程師、電子商務營銷師等高新技能型人才不懈努力。職業教育的發展道路任重而道遠,北大青鳥深圳嘉華學校探索的腳步將永不停止。
摘自:《 人民日報 》( 2017年07月25日 05 版)